1. 首页
  2. 股市

复盘全球危情3月:全球央行降息39次 多国连番熔断下收紧做空

  量化宽松究竟是解药还是毒药?  在新冠疫情成为全球风险之际,资本市场一片惨淡。金融市场流动性全面告急,在此背景下,全球央行掀“宽松”潮;多国也针对金融市场暴跌出台应对举措。在系列救市措施的刺激下,全球市场风波终于暂告段落,迎来喘息之机。

  量化宽松究竟是解药还是毒药?

  在新冠疫情成为全球风险之际,资本市场一片惨淡。金融市场流动性全面告急,在此背景下,全球央行掀“宽松”潮;多国也针对金融市场暴跌出台应对举措。在系列救市措施的刺激下,全球市场风波终于暂告段落,迎来喘息之机。

  今日亚太股市率先反弹,随后开盘的欧股也强势走高;截至发稿,法国CAC40指数涨超5%,德国DAX指数涨近4%,英国富时100指数涨1.8%。

  美股期指涨幅收窄,道指期货、标普500指数期货涨幅不足2%,此前均涨超4%;纳指期货涨超3%,此前一度涨近5%触及交易限制。

  复盘全球危情3月:全球央行降息39次 多国连番熔断下收紧做空

  全球央行究竟放了多少水?据不完全统计,3月以来,全球已经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推出降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甚至降息两次。

  紧急注入流动性后,全球金融市场绝地反击?

  超级央行月:29家国家地区降息39次

  ▲▲▲

  面对疫情,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纷纷推出经济、金融措施以对冲市场风险,不少分析戏称今年3月是“超级央行月”。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3月以来,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降息39次。

  复盘全球危情3月:全球央行降息39次 多国连番熔断下收紧做空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科威特、沙特、英国、约旦、阿联酋、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在不足一个月内降息两次。

  “超级央行月”下还有“超级央行日”。从时间段看,3月3日、3月16日,在美国等主要国家的带领下,两日分别共有7个和13个国家和地区集中推出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推出降息主要是应对疫情扩散带来的悲观预期,但是细看之下,各个央行的却有不同的考量。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发行机构,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经过两次降息后,美联储已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对于美联储超出市场预期的操作,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美国这种大幅度的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是为了稳定经济而提前做出的准备。

  李迅雷还表示,政策本身可能是为了稳定市场预期,给大家一个超乎意料的想象。美国想传递给民众这样一个信息,即政策力度这么大,美国的经济可以稳定了。但反过来讲,大家又会怀疑。这个市场才刚刚开始下跌,就已经用上了力度这么大的政策,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政策可以来救市?

  在美联储降息后,联系汇率制度的国家及地区则是被动跟随,这其中,中国香港和澳门就在此列。

  以3月16日为例,美联储二度降息后,香港金管局宣布基本利率根据预设公式下调至0.86%,即时生效。香港金管局表示,港元汇率、利率亦大致保持平稳,银行体系在充足的资本及流动性的基础上保持稳健。利息方面,港元拆息应会随美国减息而相应下调。会继续保持警觉,与其他监管机构合作,密切监察市场情况,并根据联系汇率制度确保香港货币稳定。

  受限利率下降空间 欧日转向扩大流动性投放

  ▲▲▲

  值得注意的是,降息这一大招并非适用所有的国家,不少国家和地区受限利率下降空间,只能另辟蹊径。

  欧盟和日本就是其中的代表。

  3月12日,欧洲央行3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结果出炉,“意外地”维持三大利率不变。不过,欧洲央行额外增加1200亿欧元(约1348亿美元)资产购买规模,同时启动新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

  此外,3月18日,欧洲央行再次推出大手笔资产购买计划――7500亿欧元的紧急资产购买计划(PEPP),购买包括政府债务和私人证券。

  类似的还有日本,3月16日,日本央行提前三天召开了紧急会议,虽维持利率不变,但推出了加强版宽松措施,将ETF年度购买目标从6万亿日元增加至12万亿日元,将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购买目标提升至1800亿日元。

  日本央行还推出了新的借贷计划,新的借贷项目利率为0%,期限为一年;调整企业债、商业债券购买规模,将引入新的企业融资操作。

  两度与美联储脱钩 中国货币政策展现独立性

  ▲▲▲

  3月16日, 中国央行公告称,当日人民银行实施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同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值得注意的是,MLF中标利率为3.15%,和上次持平。这意味中国央行暂时没有跟随美联储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本月已经第二次未跟随美联储降息,显示货币政策正展现独立性。

  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央行采取“定向降准+MLF”组合,释放长期资金,有利于金融机构稳定预期,做好资产负债管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

  实际上,从过去几年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都是根据我国的经济形势、通胀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而定,美联储无论加息还是减息,我国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同步的调整。

  温彬认为,美联储连续两次紧急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再次回落至零利率水平,在此背景下,此次中国人民银行MLF利率保持不变,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3月16日MLF操作利率与上次持平,说明中国央行的操作主要“以我为主”,但全球开启新一轮宽松之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打开,后续预计还会有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出台,但宽松力度应该不及美联储。

  降息效用如何?海外股市仍在寻找“市场底”

  ▲▲▲

  结合股市表现来看,各国和各地区股市对降息似乎并不买账。

  从救市来看,如果说3月是“超级央行月”的话,而对于全球股市而言,3月则是“熔断月”。

  3月9日,全球投资者一起见证历史,至少3国股市触发熔断,全球重要指数单日累计蒸发约24.84万亿人民币,相当于3.58万亿美元。

  但谁也没想到,在恐慌下,历史记录如此“常见”。3月13日,全球股市迎来一个更加惨烈的“熔断日”,至少9国股市熔断。

  市场分析指出,这次简单的印钱解决不了市场的担忧。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此次疫情导致的全球股市大跌与2008年金融危机情况不一样。2008年的危机是流动性危机,量化宽松一出来就解决了问题,而这次是疫情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半休克,货币政策宽松解决不了生产问题和消费问题。

  随着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限制做空等更加“强硬”的措施后,经历大跌的各国股市终于稍显平稳。以标普500指数为例,振幅已经从周一的12.78%降至周四的6.19%。

  复盘全球危情3月:全球央行降息39次 多国连番熔断下收紧做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美联储的举动让市场担心,监管层可能掌握一些市场尚不了解的危机状况,这种猜测加剧了市场恐慌。另外,当前美股量化交易和被动投资已处于较高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下跌幅度,导致连续触发熔断。

  王青还表示,当前欧洲金融市场已进入剧烈动荡状态,欧央行加码量宽、实施阶段性额外再融资操作,旨在为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防范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短缺,并激励银行加大向受冠状病毒传播影响最严重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整体上看,以上措施主要是针对实体经济的“救急”之举。

  全球投资和预测的市场底何时才能出现呢?市场认为,疫情出现拐点的时候才会真正见底。

  潘向东指出,这一轮市场大跌的导火索是新冠疫情在西方经济体的流行,经济活动的半休克是疫情造成的,所以海外股市将来在经济下行带来的阴跌压力下,去寻求市场底和经济底。目前,疫情还在扩散,所以“市场底”的寻找还在进行之中。美股的底部在哪里目前还难判断,因为这取决于疫情未来的演变。

  宽松时代,类债资产、黄金或迎来长牛时代

  ▲▲▲

  全球宽松叠加疫情的不确定,哪些资产有望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呢?

  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指出,全球流动性宽松或将持续,长钱流入偏好稳定收益。近十年来,流动性宽松已成全球性趋势,无风险利率持续性下行。叠加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流动性宽松趋势将持续。新发债券收益率吸引力逐渐下降,同时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包括外资、险资、银行理财资金等在内的长钱将持续流入权益市场,这类资金普遍对风险及波动的接受程度较低,对预期收益稳定性较强的权益产品更为青睐。

  作为主要的避险资产,不少分析师也看好后续黄金的表现。广州期货指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使各国加大货币宽松力度,黄金有长期上涨的基础,尽管上周黄金价格大跌但本周已经得到修复,技术面上其上行通道未改变。

  对于中国资产而言,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认为需要警惕海外疫情及金融动荡对中国的五个影响。

  一是金融市场的情绪传导。全球股市均暴跌使得不同开市时间的海外股票市场对港股和A股的情绪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引导性。

  二是外资流出国内资本市场。随着海外股市的下跌和VIX(恐慌指数)波动率的飙升,外资开始净流出我国股票市场。从疫情前期持续有较大规模的净流入而言,外资撤离是因为后院起火,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来自中国制造确立的全球竞争优势和负责任的对外开放态度,因此,冲击过后,国际资本自然会重新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

  三是人民币汇率波动既是风险因素的风向标,也是资金外流的表象。不过,2015年“811”汇改后资本外流的压力已基本释放,尤其是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打破“7”的枷锁后,人民币汇率的风险已显著下降。

  四是海外疫情对供应链的潜在影响。海外供应受限将引致整条产业链停摆,使我国复工复产受限,不过其影响相对疫情存在滞后性,目前尚不显著,但有可能于3月底、4月开始发酵。总的来看,在电脑、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运输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化学品和化学产品制造等行业方面的产业全球化效应较为明显,这也是全球汽车产业链、电子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原因所在。

  五是全球总需求收缩对我国的影响:第一,服务贸易方面,被动因素都将外来游客人数和相关消费出现明显下降,对我国的旅游业、航空、酒店、零售等行业将产生负面影响。第二,货物贸易方面,商品价格下跌反映出海外投资、消费活动预期下降之下的全球总需求收缩。从行业结构上看,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占比高达48%,劳动密集型产品(文工体娱乐用品、皮毛鞋、纺织服装、家具)的出口占比均在20%以上,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相对受到外需下滑的负向冲击也较大。

原创文章,作者:芭蕉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stocks/729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70670720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