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
北上资金净流入27.10亿 伊利股份净买入1.94亿
北上资金今日净流入27.10亿元。沪股通方面,伊利股份(行情600887,诊股)净买入1.94亿,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净买入1.88亿。深股通方面,牧原股份(行情002714,诊股)净买入2.32亿,万科A(行情000002,诊股)净买入2.28亿。
-
上交所:科创板公司要远离急功近利、赚快钱、违法违规的资本运作
上交所召集50多位科创板公司董事长开会,上交所副总经理强调:“要远离急功近利、赚快钱的资本运作,远离违法违规赚不义之财的资本运作。这种资本运作很多,违规担保、利益输送、发布题材、炒作股价甚至赤膊上阵侵占资金。在注册制下违法违规成本不断提升、投资者赔偿更加充分的市场环境中,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
垃圾短信严重扰民迎严监管 多家上市公司业务受波及
工信部12月2日公告,近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针对部分移动转售企业垃圾信息严重扰民问题,集体约谈了18家有关企业。
-
消息透露重磅信号!产业资本增持2只银行股 北上资金也在加速扫货
银行股估值处于低位,这是目前普遍的市场观点。那么,市场资金对此又有何举动呢?
-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新股发行常态化利于投融资“动平衡”
天平之稳在于两端砝码的平衡,对于A股市场而言,市场之稳则更多的在于投融资平衡。
-
深交所B面:凭17年优异实操“出口”券业技术
2019年11月26日――这是一个可以记入中国证券史的日子。这一天,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与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巴交所)交易与监察系统升级项目签约仪式在深交所上市大厅举行。
-
“四个敬畏”常说常新 实控人由言及行更需内驱力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任以来,“四个敬畏”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并且常说常新,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
上市公司秉持“四个敬畏” 争当资本市场“优等生”
截至12月2日,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3752家,其中,沪市1554家,深市2198家。怎样的上市公司才能脱颖而出,真正成为令人尊敬的“优等生”?
-
发挥“看门人”作用 金融机构必修“四个敬畏”
近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赴浙江调研,实地走访上市公司,并主持召开部分上市公司座谈会。会议强调,上市公司要肩负起规范发展、提高质量的主体责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投资者,牢记初心使命,在新时代资本市场建设中展现担当作为。会议指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上市公司、各类市场主体、监管机构、地方党委政府等各方加强工作协同、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
提供多渠道投融资服务 资本市场助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业内人士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已晋级国家顶级战略,可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战略并驾齐驱。
-
上交所:科创板公司“关键主体”应在规范发展中担负责任
从上交所了解到,12月2日,上交所组织了首届科创板董事长、总经理培训――“首航・第1期科创板董事长、总经理专题培训”。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卢文道强调,关键主体应在上市企业规范和发展中担负责任。关键主体包括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对关键主体,权力就是责任,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督,是配套制度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警惕上市后的资本运作冲动与陷阱。围绕主营业务和技术创新,利用好资本市场。避免急功近利、赚快钱的资本运作;另一方面,要远离违法违规赚不义之财的资本运作。违规担保、利益输送、发布题材、炒作股价甚至侵占资金,都属于违法违规的运作。具体来看,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
港股扎堆私有化回归A股? 专家:优质公司才有机会
11月28日,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粮油控股(港股00606)私有化公告引发了市场热议,上市如此不易,为何还要搞私有化退市呢?
-
证券日报:接纳海外“游子” A股要有理有序
近年来,A股市场的稳健发展获得了境外长期资金的垂青,国际指数公司纷纷吸纳A股。与此同时,前些年选择在境外上市的部分企业由于公司股价长期低迷,融资能力丧失等原因,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于是它们开始谋划进行私有化,转而寻求登陆其他直接融资平台。
-
A股生态环境优化 吸引海外上市企业回归
今年以来,中国香港资本市场已有10多宗私有化提案,包括诸多公司,这些公司私有化后大概率谋求回归A股。另外,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私有化回归已经有一段历史了,近些年又有加快的迹象。
-
机构抱团股翻车 8股创历史新高后回调超20%
继上周五跌停后,昨日通化东宝(行情600867,诊股)再度大跌,盘中一度跌停,收盘跌9.27%,报12.04元。股价在经历了连续两天的重挫后,该股年内涨幅已尽数抹尽,倒跌12.15%。自此,作为医药行业的大白马股,通化东宝成为了众多机构抱团股中表现最差的股票之一。
-
下周看点:11月财新制造业PMI公布
下周进入2019年最后一个月,11月制造业PMI将揭晓,今年经济情况可见一斑。下周公开市场没有逆回购资金到期,只有1875亿元MLF到期;12月初,多项规章制度将实施,或对相关行业产生影响。
-
ST板块成下跌重灾区 23股年内跌超50%
*ST猛狮(行情002684,诊股)昨日再度涨停,实现五连板。抛开近期上市的次新股,*ST猛狮连续涨停数量为当前A股最高。*ST猛狮本轮大涨始于11月15日,迄今的12个交易日内,已收获9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到54.44%。
-
捷安高科IPO: 行业特点致业绩波动剧烈 内外风险事由众多
中国网财经11月30日讯(记者 梁冀)新三板摘牌半年后,捷安高科冲击A股IPO。11月14日,证监会披露捷安高科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捷安高科拟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2309万股新股,预计募集金额3.4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捷安高科面临着应收账款可能无法及时收回、业绩季节性波动及政策、行业标准变动影响资质状况等“拦路虎”。
-
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毕明建:保持改革定力 坚持市场化方向
新股发行节奏和规模等话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毕明建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让市场来决定发行节奏、融资规模及发行定价,是新股发行常态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的应有之义。任何制度和改革都需要参与者有适应的过程,其效果的取得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监管机构应保持改革定力,继续推进市场化发行定价机制,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也应对市场化改革有信心,好公司的短期股价波动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