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期货

股指 反转时机未到

  本轮反弹仍为技术性修复,短期面临上市企业盈利下修带来的调整压力,股指反转时机未到。

  本轮反弹仍为技术性修复,短期面临上市企业盈利下修带来的调整压力,股指反转时机未到。

  近两周,股指持续反弹动能不足,呈现窄幅振荡状态,等待新信号指引。自3月24日开启的反弹,其定性仍为技术性反弹修复,并未出现趋势反转信号。反弹修复动能来自于境外国家疫情新增拐点的出现,以及国内逆周期政策持续发力的激励。全球性疫情对国内经济和企业盈利冲击的深度,尚未充分体现和反应,而今日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将对此有所指引。

  参照中国经验,新冠肺炎疫情存在三个边际拐点指标:一是新增确诊病例开始趋势性下降,此时可看到疫情可控的希望;二是新增确诊病例趋零,是全面开启复工复产的安全时点;三是已确诊病例趋零,意味着疫情基本结束。从发达国家疫情的发展阶段和数据观察看,目前仍处在暴发期,累计确诊病例仍在快速创新高,但增长斜率已边际下降,各国新增病例拐点陆续出现,其中意大利“封国”最早,也先于其他国家在3月21日出现新增拐点。发达国家新增病例拐点出现,缓解了市场关于疫情全线失控的恐慌情绪,带来境外市场风险偏好的技术性修复。

  与此同时,国内逆周期政策调控继续加码。除定向降准、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政策外,利率调降空间和特别国债发行额度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利率层面,3月底至今,逆回购和MLF利率相继调降20BP,4月20日LPR利率大概率同步调降;LPR之外,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自2008年以来首次调降37BP,显著提升后期存款基准利率调降预期,进一步打开LPR后续调降空间。考虑到当前实际利率深度为负的背景,存款基准利率调降时机仍需等待,下半年结构通胀压力将明显缓解,或是较好时机。

  突发疫情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波动聚焦于疫情冲击和政策对冲之间的博弈。与一季度不同,4月开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本次疫情冲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疫情暴发期的流动性冲击;二是疫情有效管控后的经济衰退和对就业的冲击。当前疫情对国内经济压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内需冲击,鉴于国内疫情管控迅速,经济修复动能获得保护,内需冲击为短期影响,二季度开始进入修复期;二是外需冲击,考虑到境外疫情管控力度及速度远弱于中国,预计疫情持续时间将显著长于中国,外需冲击从短期风险向长期风险演变的概率较高。参考武汉疫情数据,预计发达国家安全复工复产时间最早在6月,外需冲击将贯穿二季度。

  截至4月15日,万得全A指数滚动市盈率16.6,处于历史低位,略高于2008年10月、2012年―2014年6月、2018年6月―2019年2月期间的寻底阶段;万得全A市净率为1.6,处于历史低位极值区域。估值角度存在长周期提升空间,但需盈利预期边际改善为驱动因素。疫情对企业盈利前景冲击显著,1―2月工业企业利润负增长高达38%,高于2008―2009年危机低点。万得全A指数维持正常环境下的盈利预期,并未充分反映疫情冲击影响,待一季度GDP增速数据公布后,大概率面临较大空间的盈利预期下修压力。

  资金流向方面,北向资金和两融余额边际灵敏性较强,但从1月21日至4月15日,北向资金净流出约400亿元,而两融余额则基本无变动,仍处于2016年来峰值区域,两融余额对疫情冲击反应不足。本轮自3月24日开启的技术性反弹中,内外灵敏资金再次分道扬镳,北向资金净流入超400亿元,两融资金净流出约200亿元。从两融和北向资金对行情指引的属性上,北向资金流向可作为期指走势的同步性指标,但领先效果不显著;从历史数据比对看,两融余额及占流通市值占比若处于历史峰值区域,则意味着后期调整风险在累积,盈利下修压力或成为牵动国内杠杆资金调整驱动。

  总体上,股指反转抄底时机仍未到来,本轮反弹仍为技术性修复,短期面临盈利下修带来的调整压力,估值低位和政策加码预期将抑制下调空间,股指大概率仍将反复寻底。

  (作者单位:中财期货)

原创文章,作者:FCA外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futures/8092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70670720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