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
集体唱多A股!外资已成A股最大多头 明年或继续“买买买”
2019年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A股自年初走出一轮气势磅礴的单边上扬行情后陷入震荡调整,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上下徘徊。在此背景下,外资却加快了买入A股的步伐。据统计,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约2400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三季度,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到1.77万亿元,与公募基金持股市值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
证监会七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坚持退市常态化 对问题公司严监管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近日向系统内印发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上市公司整体面貌有较大改观。《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上市公司监管领域专项改革从蓝图规划走向施工建设。
-
券商今年裁撤网点超去年三倍 盈利因素在左右决策
2019年证券行业日子比去年好过了很多,资本市场改革也提供了业务增量机会,但是开源节流的趋势却比之前更为明显。
-
打折扣、零回购、提前终止 多家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计划实施“掺水”
随着2018年四季度披露的股份回购计划陆续到期,近期上市公司扎堆披露股份回购实施成绩单。
-
一周机构去哪儿?博时基金、千合资本等调研了这些股
上周(11.11~11.15),A股调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累计下跌2.46%和2.5%。iFinD统计数据显示,当周两市有101家上市公司披露调研报告。从行业分布来看,被调研公司集中在电子、化工、计算机等行业。
-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资本市场需要一大批高质量上市公司
没有一大批好的上市公司,就不可能有强大的资本市场,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证监会已研究制定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可以预期,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
22亿现金作“聘礼”华创证券谋求太平洋实控权
在透露谋取(,)证券第一大股东之位的意图后,华创证券收购方案已正式出炉。
-
最高法明确上市公司“被”违规担保无效
近日,最高法发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简称《纪要》),对经济金融领域的诸多争议问题统一裁判思路。对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认定,《纪要》肯定了上市公司公告及决策程序的必要性。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董事长等关键少数在未履行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策程序、未公告的情况下,私自以上市公司名义进行的对外担保将不受法律保护。
-
周末这些重要消息或将影响股市(附新股日历+机构策略)
11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围绕第一阶段协议的各自核心关切进行了建设性的讨论,并将继续保持密切交流。
-
上周机构调研103家公司中顺洁柔最受外资关注
上周(11月11日至11月15日)沪深两市共有103家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数量较上周小幅下降。其中生活用纸龙头(,)获得93家机构调研,而在这些机构中,海外机构占到73家。
-
车头制药IPO终止审核
北京商报讯(记者 高萍)筹谋逾一年,有着股东九鼎系加持的浙江车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头制药”)IPO最终折戟。证监会最新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企业情况表显示,车头制药IPO于11月13日终止审核。
-
75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 高景气行业关注度较高
数据显示,上周(11月11日至17日),共有75家A股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从行业分布看,畜牧业、信息科技咨询与其他服务业、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业、造纸业、生物医药业、建筑业等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次数较多。多数获机构调研数量居前的上市公司,所在行业整体也在旺季周期之中。
-
A股机会何在?结构性改革路在何方?证券时报专家委员会最新建言献策来了
11月16日,“证券时报第三届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2019年秋季座谈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
光大控股王海:调整投资方式 应对市场三大重要变化
上证指数在经历了年初的大幅上涨后围绕3000点徘徊,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A股被纳入国际三大指数进程的持续推进,大量海外资金加速涌入。站在当前时点,未来A股市场将面临怎样的投资机会?在新的宏观环境下,机构投资者如何调整投资策略进行应对?
-
中国基金报:高质量信息披露是科创板健康运行的制度根基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注册制改革试点,今年资本市场的头等大事,科创板为我国实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助力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而科创板从酝酿到筹备,从鸣锣开市到平稳运行,始终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为科创板的行稳致远夯实了制度根基。
-
盈利底隐现 高新技术产业助A股业绩回升
A股实体企业盈利情况得到改善,扼住了去年四季度急速下跌的趋势,作为A股主力的实体企业盈利已现探底迹象。
-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多项重磅改革举措落地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形成政策合力
近一个月时间,多项重磅改革举措陆续落地: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修改上市公司再融资规则、启动新三板改革、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与此同时,证监会制定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也已下发,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正在形成巨大的政策合力。
-
集体唱多A股 知名外资机构继续“买买买”
2019年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A股自年初走出一轮气势磅礴的单边上扬行情后陷入震荡调整,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上下徘徊。在此背景下,外资却加快了买入A股的步伐。据统计,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约2400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三季度,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到1.77万亿元,与公募基金持股市值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
券商并购战打法各异 整合转型后机遇风险并存
近期,证券行业的并购大戏接踵而至,引发市场关注。据券商投行人士分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券商行业普遍存在扩大份额的“发展焦虑症”,这也让券商并购的案例日益增多,券业新一轮并购潮已经来临。